紫外線
作者:發布于:點擊量:
紫外線是陽光中為750THz~30PHz,對應真空中波長為400nm~10nm(納米)的光線。英語為ultraviolet(縮寫為UV),紫外線的英文名是Ultraviolet,其中的ultra-意為"高于,超越"。上,紫外線的頻率高于可見光線。可以分為UVA(紫外線A,波長400nm~320nm,低頻長波)、UVB(波長320nm~280nm,中頻中波)、UVC(波長280nm~100nm,高頻短波)、EUV(100nm~10nm,超高頻)4種。
其中,UVA的性最強,曬紅及曬傷作用是UVB的1000倍。UVC則一般會被臭氧層阻隔。IR是紅外線(infrared),可造成曬紅、微血管擴張、皮膚炎,并促進紫外線的致癌性。紫外線照射會讓皮膚產生大量自由基,導致細胞膜的,使產生更多的黑色素,并往上分布到表皮角質層,造成黑色斑點。紫外線可以說是造成皮膚皺紋、老化、松弛及黑斑的最大元兇。
紫外線照射人體時,能促進人體合成,以防止患佝僂病,經常讓小孩曬曬太陽就是這個道理。紫外線還具有殺菌作用,醫院里的病房就利用紫外線消毒。但過強的紫外線會傷害人體,應注意防護。
紫外線根據波可分為近紫外線(低頻,UVA),遠紫外線(中頻,UVB),超短紫外線(高頻,UVC),和極紫外線(超高頻,EUV)。
高頻短波UVC
高頻短波紫外線簡稱UVC,是波長280nm~200nm的高頻紫外線,波長較短,能量較高。短波紫外線在經過地球表面同溫層時被臭氧層吸收,不能到達地球表面。短波紫外線對人體可產生重要作用,因此,對短波紫外線應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中頻中波UVB
中頻中波紫外線簡稱UVB,是波長320nm~280nm的中頻紫外線,波長適中,能量適中。中波紫外線對人體皮膚有一定的生理作用。此類紫外線的極大部分被皮膚表皮所吸收,不能滲入皮膚內部。但由于其階能較高,對皮膚可產生強烈的光損傷,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擴張,皮膚可出現紅腫、水泡等癥狀。長久照射皮膚會出現紅斑、炎癥、,嚴重者可引起皮膚癌。由此中波紫外線又被稱作紫外線的曬傷(紅)段,是應重點預防的紫外線波段。
低頻長波UVA
低頻長波紫外線簡稱UVA。是波長400nm~315nm的低頻紫外線,波長較長,能量較低。長波紫外線對衣物和人體皮膚的穿透性遠比中波紫外線要強,可達到真皮深處,并可對表皮部位的起作用,從而引起皮膚黑色素沉著,使皮膚變黑,起到了防御紫外線,保護皮膚的作用。因而長波紫外線也被稱做"曬黑段"。長波紫外線雖不會引起皮膚急性炎癥,但對皮膚的作用緩慢,可長期積累,是導致皮膚老化和嚴重損害的原因之一。
、人體保健照射,誘殺害蟲,油煙氧化,光觸酶()。
紫外線滅菌作用:高頻短波紫外線對微生物的破壞力極強,當該波段的紫外線照射細菌體后,細胞的核蛋白和脫氧核糖核酸(DNA)強烈地吸收該波段的能量,它們之間的鏈被打開斷裂,從而使細菌死亡。如用紫外線汞燈或對空氣和食品滅菌。
保健作用:紫外線對人體的保健作用。波長在320~280納米的月波紫外線照射人體后,使皮膚產生許多活性物質,從而起到健康保健的作用。采用紫外線照射調節高級神經的功能、改善睡眠、降低血壓。經常接受紫外線照射能加強白血球的吞噬能力,增強人的免疫功能。
促進產生維生素:曬太陽是提供維生素D的一種來源。其另一種來源就是食物。比如說:陽光中的紫外線是促進蘑菇產生維生素D的重要因素。無論是采摘后的蘑菇還是沒采摘的,都有此項功能。所以鮮蘑菇要曬曬,補維生素D效果好。
紫外線強烈作用于皮膚時,可發生光照性皮炎,皮膚上出現紅斑、癢、水皰、水腫、眼痛、流淚等;嚴重的還可引起皮膚癌。紫外線作用于,可出現頭痛、頭暈、體溫升高等。作用于眼部,可引起、,稱為光照性眼炎,還有可能誘發白內障,在焊接過程中產生的紫外線會使焊工患上(可以治愈)。
雖然紫外線在一年四季都存在,冬季太陽光顯得比較溫和且北方多霧,但紫外線僅僅比夏天弱約20%,仍然會對人體皮膚和眼睛等部位造成很大危害,所以冬季仍需避免紫外線照射。長期紫外線照射最易造成皮膚產生各種色斑。所以,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,戶外活動時也應涂抹或。當然,SPF指數在15就足夠了。如果是外出進行滑雪運動或在雪地里長時間停留時,最好還是戴上護眼鏡,以防止紫外線和雪地強白光對眼睛的刺激。
大量化學物質破壞了大氣層中的,破壞了這道保護人類健康的天然屏障。據提供的報告顯示,1979年以來中國大氣臭氧層總量逐年減少,在20年間臭氧層減少了14%。而臭氧層每遞減1%,皮膚癌的發病率就會上升3%。北京市氣象局發布了北京市的,以幫助人們適當預防紫外線輻射。
提醒人們當紫外線為最弱(0~2級)時對人體無太大影響,外出時戴上太陽帽即可;紫外線達到3~4級時,外出時除戴上太陽帽外還需備,并在身上涂上防曬霜,以避免皮膚受到太陽輻射的危害;當紫外線強度達到5~6級時,外出時必須在陰涼處行走;紫外線達7~9級時,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段時間最好不要到沙灘場地上曬太陽;當紫外線指數大于等于10級時,應盡量避免外出,因為此時的紫外線輻射極具有傷害性。
紫外線對人類的威脅日益增加。即使在陰天紫外線的含量也高達晴天時的90%。為了給孩子們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,我們強烈建議家里對紫外線進行遮蔽。根據最新知識,我們體內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,臉部和手暴露在紫外線下10分鐘就可以滿足,我們日常出門照射的已經足夠了。
紫外線對健康的危害:免疫功能下降;對的深度傷害;皮膚癌、白內障發病幾率增加;背后和手腳的色斑癌的發病率增加;造成皮膚暗沉、老化、斑點、皺紋;癌前病變狀態的日光角化癥的增加;長期照射高頻短波的紫外線可能會引起牙齒痛;紫外線也會促使家具及陳設加速老化褪色。
紫外線強度分為5級:1級最弱,通常表現為下雨;2級較弱,通常表現為陰天;3級中等,通常表現為多云,偶爾能從云中看見一點太陽;4級較強,通常表現為晴天;5級最強,通常表現為天氣特別晴朗。4月到 9月是紫外線照射最強的季節;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是紫外線照射最強的時段;正午是紫外線照射高峰。
320nm~280nm的紫外線稱為保健紫外線。照射皮膚后,使皮膚內的7-脫氫麥角膽固醇,轉化為維生素D3和D2,防止佝僂病和職業病(礦工等)。市面已有保健型紫外線燈。
以上部分內容來自網絡,如有涉及版權,請聯系官方客服QQ422430850